形态描述
鉴别特征 有眶前鳞;额鳞长大于宽;尾末端较尖。
描述依据标本 贵州雷山、望漠5雄1雌,云南景东1幼。
形态描述 体背红棕色,具暗色纵行线纹;颈部有黄色弧形斑;尾基背部有小黄斑
一对或无;尾腹面中央有一条黑线纹。
头颈区分不明显,吻鳞宽,背面可见;无鼻间鳞、颊鳞及颞鳞;额鳞长大于宽;眶前鳞1,眶后鳞2;上唇鳞4, 1-2-1式;下唇鳞5,前3枚切前颔片。背鳞平滑,通体13行;腹鳞雄性167-188,雌性173;肛鳞完整;尾下鳞雄性14-23对,雌性14对。
描述依据标本 贵州雷山、望漠5雄1雌,云南景东1幼。
形态描述 体背红棕色,具暗色纵行线纹;颈部有黄色弧形斑;尾基背部有小黄斑
一对或无;尾腹面中央有一条黑线纹。
头颈区分不明显,吻鳞宽,背面可见;无鼻间鳞、颊鳞及颞鳞;额鳞长大于宽;眶前鳞1,眶后鳞2;上唇鳞4, 1-2-1式;下唇鳞5,前3枚切前颔片。背鳞平滑,通体13行;腹鳞雄性167-188,雌性173;肛鳞完整;尾下鳞雄性14-23对,雌性14对。
生物学
生活于丘陵地区,隐居于泥土中,无毒。
垂直分布:海拔597(贵州望漠)-1200m(云南景东)。
垂直分布:海拔597(贵州望漠)-1200m(云南景东)。
生境信息
海拔范围
垂直分布:海拔597(贵州望漠)-1200m(云南景东)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浙江(杭州、天台、泰顺)、福建(崇安)、海南、广西(瑶山)、四川
(峨嵋、宝兴)、贵州(雷山、望漠)、云南(河口、勐养、勐龙、景东、碧江)。
(峨嵋、宝兴)、贵州(雷山、望漠)、云南(河口、勐养、勐龙、景东、碧江)。